每年兩會,城市交通擁堵都會成為熱點。今年也不例外。
解決各個城市的交通問題,是各級領導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天津、深圳等代表團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都表示今年會抓緊編制新的城市總體規劃,特別是在交通擁堵治理方面,爭取有新的進展,取得新的成效。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鐘章隊表示,交通規劃應該和人口、教育、醫療、商業等方面布局相協調,要不斷優化。目前一線城市的路網狀況還要進一步完善,此外,不光道路要做整體規劃,相應的停車場也要進行整體規劃,要建設大型停車場。
事實上,交通擁堵不再是一線城市“專利”,它已經成為城市“常見病”。高德地圖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指出,雖然一、二線及省會城市依舊是堵車重災區,但擁堵已不再是大城市的“景觀”,不斷加重的擁堵已經出現在各種規模的城市和地區,并在向中小城市蔓延。
針對交通擁堵問題,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要加快城市智能交通系統建設”。然而,什么樣的交通系統可以稱作“智能”?全國政協委員吳鴻建議在政府行政主導推動下,構建一個開放共享的綜合交通數據云平臺,該平臺將以各地子行業交通信息為基本單元,同時利用互聯網企業既有的資源。通過這個云平臺,實現政府、企業、公眾各方共贏的、可持續運轉的交通協同管理與服務的新局面。這一模式將為城市擁堵帶來本質上的改善。
采集完備的城市交通數據,離不開城市網的道路監控,這些我們處處抬頭可見的監控攝像機,除了監管違章外,其實還可以發揮更大的功效。比如通過前端大數據采集,后端大數據分析,可以有效預測車流狀況、違規率、事故高發率等。天地偉業作為全球領先的視頻監控廠商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依托最新承建的國家實驗室,今年將在核心技術——圖偵技術上再下功夫,結合自主研發的星卡口、云平臺等產品,進一步實現了交通指揮中心管控平臺升級。
天地偉業交通指揮中心管控平臺是為交通指揮系統服務的統一信息平臺,實現信息交換與共享、快速反應決策與統一調度指揮。通過對采集到的交通數據分析,來實施交通控制、管理、決策和指揮。該系統是集合了前端采集技術與后端智能化分析決策軟件的整合系統,具有極強的兼容性和擴展性,能夠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地進行區域聯網,從而最終形成覆蓋整個城市的監管防護系統。實現對各轄區下當前路況狀態的統計、不同轄區路況在地圖上的分布顯示;實現了對各轄區路況發生狀態次數環比統計,各轄區路段擁堵數據統計及擁堵趨勢顯示。進而為交通部門在道路修繕、紅綠燈時長、立交橋建設、單雙向限行等問題決策時,提供詳實客觀的數據支撐。
隨著視頻監控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大數據治理交通擁堵將成各省市治堵新方向。雖然不會一蹴而今,但我們希望應用在視頻監控領域的科研技術,能在交通疏導和城市規劃中得以應用。例如,湖南省提出將以“互聯網+交警”助推“大數據治堵”,特別是在交通狀況較為復雜的長沙,交警部門將重點實施“互聯網+交警”項目,助推“大數據治堵”,打造大數據、大匯集、大融合的新格局。而城市交通行業管理者將會因為有企業、科研機構提供的可靠數據和精準決策方法而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從而減輕巨大的管理壓力,有助于改善城市環境。